
【電動車專題】電動車電池大解析:鋰電池、固態電池和其他新技術!
07.28.2025 Text: Chris
隨著香港政府積極推動綠色交通,電動車(EV)市場迅速擴大,電動車電池成為關鍵技術焦點。本文將深入探討目前主流的鋰電池、固態電池及其他新興電池技術,分析它們的優缺點、技術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助你了解香港電動車電池市場的最新動態。
鋰電池:現階段主流的電動車電池
截至目前,全球及香港市場上多數電動車所採用的電池類型,90%以上是鋰電池(Lithium-ion),此電池技術成熟、安全性高,而成本低,所以是目前電動車電池的主要組成部份。而鋰電子電池也分為鋰鎳鈷鋁酸鹽 (NCA)、鋰鎳鈷錳酸鹽 (NCM),及鋰鐵磷酸鹽 (LFP)。
早期的電動車多是採用鋰鎳鈷鋁酸鹽 (NCA)、鋰鎳鈷錳酸鹽 (NCM),而由於技術日益進步,近期的電動便漸使用鋰鐵磷酸鹽 (LFP)。
磷酸鐵鋰電池(LFP電池)是什麼?
LFP電池主要用正極材料磷酸鐵鋰(LiFePO4),而負極材料通常是石墨,而透過鋰離子在正負極間移動來充放電。而其主要優勢為:
- - 安全性高:磷酸鐵鋰化學結構穩定,不易熱失控或燃燒,火災風險低,非常適合電動車使用。
- - 壽命長:循環壽命一般可達2000-3000次以上,較其他鋰電池更耐用。
- - 成本較低:原材料豐富且價格較鋰鎳鈷系電池低,生產成本較具競爭力。
- - 能量密度較低:相較於鋰鎳鈷鋁(NCA)或鋰鎳鈷錳(NCM)電池,LFP電池的體積和重量能量密度稍低,續航力相對較短。
- - 充電速度快:可支持較高倍率充電,充電效率好。
為甚麼越來越多電動車電池用LFP電池?
這當中的原因是技術上,磷酸鐵鋰電池(LFP)相比其他鋰離子電池(如鋰鎳鈷鋁酸鹽NCA、鋰鎳鈷錳酸鹽NCM)更安全。LFP的正極材料磷酸鐵鋰具有非常穩定的磷酸鹽晶體結構。這種結構在高溫或過充電狀態下不易分解,能有效防止熱失控(thermal runaway),即電池過熱導致自燃或爆炸的現象。
而且,LFP電池的熱分解溫度約在270°C以上,比NCM、NCA電池高(約150~200°C),意味著在過熱時更安全,降低了火災風險。
因此,LFP電池的採用率有逐年提升趨勢。據報告,LFP電池在中國市場的滲透率超過50%,全球市場約40%左右。
固態電池:未來電池技術的明星
雖然目前仍處於研發及初步商用階段,但全球多家企業積極投入研究固態電池的商業化和規模化。固態電池使用固態電解質取代傳統液態電解質,提升安全性和能量密度。
其優點是相比鋰電池有更高的安全性,滅低火災風險。由於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所以有望大幅提升電動車續航力;循環壽命也優於傳統鋰電池。
其他新技術:探索未來電池可能性
鋰硫電池
- 能量密度理論上遠高於鋰電池,但壽命及穩定性仍需突破。
鈉離子電池
- 原材料豐富且成本低,適合大規模儲能,但能量密度較鋰電池低。
氫燃料電池
- 雖非傳統電池,但作為電動車替代方案,具高續航和快速加注優勢。
電池是電動車最昂貴的零部件之一,通常佔整車成本的約三分之一到一半,這也是為什麼電池技術的進步和成本下降對推動電動車普及至關重要,也是車主入手電動車的主要考慮之主要因素。而下一篇,我們會向大家探討電池的一些快充技術。